今年的跨年很特別。選擇了看台中的屏風跨年場。
位置實在是太上面(在名為二樓,實為六樓的地方。) 就算拉近也照不清楚
而且我剛好重感冒(應該說重咳嗽...),但票是數個月前就買好,只好拖著病重的身軀前去看戲。
今年的跨年很特別。選擇了看台中的屏風跨年場。
位置實在是太上面(在名為二樓,實為六樓的地方。) 就算拉近也照不清楚
而且我剛好重感冒(應該說重咳嗽...),但票是數個月前就買好,只好拖著病重的身軀前去看戲。
啊~好懷念啊 古畑大叔。
想當年我第一次看到古畑大叔
是在中視的我猜之後。
作者 ivorykao (往事如風,紅塵似夢) 看板 TTV
標題 [心得] 協奏曲
時間 Wed Feb 4 10:46:44 2009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作者 IvoryKao (哇愛丟逃John) 站內 P_IvoryKao
標題 [心得] 你是我的唯一
時間 2009/01/30 Fri 20:18:46
剛剛完結篇了。
2000.06.27 台視播出的八點檔 趙薇/吳奇隆主演。
當然上檔的時候,一則是因為暑假(加我愛古裝劇),另一則是因為
喜歡片頭-梁靜茹/勇氣 片尾曲-五月天/溫柔 都很好聽所以有看。
只能說 看以前的戲真的很容易有驚喜呀...又是一句心酸的台詞...囧
看得是5/4晚上七點半的那一場 本來當天回來就要來寫心得
結果電腦竟然給我掛點 大概是它也要跟我說再見的意思吧>"<
如果就生理方面來說 其實我對傷口篇算最有感覺
因為去看的那一天 正好是我動手術後一個禮拜
1.請以1970-1980年代校園民歌為例,申論文藝創作和時代思潮的關係。
參閱通俗(上)P75
紅字部分為網路資料
整個70年代﹐將台灣「再中國化」與「現代化」的意識型態格局。這因而是政權重新建立主體性的過程;「莊敬自強、處變不驚」的說法所映照的正是一個模糊但掙扎著想要破繭而出的主體形象。相應地,民歌與校園歌曲運動「唱自己的歌」、「唱這一代中國人的歌」的說法何嘗不是如此?這種極為類似的論述結構,促發了政權對民歌與校園歌曲的興趣:對政權來說,民歌與校園歌曲無論在詞曲意識型態上或是對群眾的號召、動員能力上,都令人心動。但是,這次政權並未大張旗鼓、張牙舞爪地想強行一口吃下,而是採取從旁協助、樂觀其成的態度。於是,當1979年中美斷交此一對政權造成強力衝擊的歷史性時刻來臨時,相應地,著名的校園歌曲「龍的傳人」也「自然而然地」挺身而出,成為此一時期激勵民心、維護政權正當性最最有力的宣傳工具!
70年代的民歌與校園歌曲運動是戰後台灣最重要的音樂主體性展現
不就是個梁山泊與祝英台嗎 應該沒別的版本卡通吧 別嚇我
山伯 山伯念起來真的很像三伯
原來英台是16歲少女阿XDDD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