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先放網址就好
打完一種懶得打第二種
http://www.ndcnc.gov.cn/libpage/gdsc/fzyl/yl-yq.htm
http://www.boxun.com/hero/yinminghui/28_1.shtml
http://gb.chinabroadcast.cn/3601/2004/09/07/109@292260.htm
:「堂堂大元,奸佞當權,開河變鈔禍根源,惹紅巾萬千。官法濫,刑法重,黎民怨。人哭人,鈔買鈔,何曾見?賊作官,官作賊,混賢愚,哀哉可憐!」紅軍的聚眾為亂導火線是蒙古政府對漢人南人加重壓迫和歧視。元末以來,政府不修水利,造成黃河決口,弄得人民流離失所,田野荒蕪,漕運中斷,鹽場沖毀。元朝政府不得不於至正十一年強徵汴梁、大名等十三路農民共十五萬人,在二萬戌軍的監督下,重開黃河故道。此外由於元朝統治者的揮霍浪費,造成財政惡化,於是決定用變更鈔法來搜刮民脂民膏。「開河變鈔」,弄得民不聊生。就這樣,到了紅軍之亂爆發前夕,社會上怨聲載道,再也忍受不住這種剝削和壓迫的苦痛了。當生活無以為繼,生存面臨威脅的時候,反也許還有生路,不反恐怕只有坐以待斃吧。
二、元末民亂
1. 初起:在這個段落的講述中,課文裡已將方國珍、張士誠、劉福通、徐壽輝、陳友諒、明玉珍等元末群雄作了介紹,在此不再贅述。這部分就輔助資料二的閱讀,希望學生從理解紅軍系統與非紅軍系統(方國珍、張士誠)的起兵,有何不同?唯一需要在上課中花點時間講述的是紅軍系統的起源。白蓮教是元末流行於民間的秘密宗教,韓山童是白蓮教的教魁,以救世明王自居。利用開河的時機,他派教徒在治河民工中活動,宣傳「彌勒佛降生,明王出世」,天下將要大亂,光明就在眼前。同時暗地裡鑿了一個獨眼石人,預先埋在黃陵崗附近的黃河故道上,然後到處散布謠言說:「石人一隻眼,挑動黃河天下反」,等到沿河民工挖出這個獨眼石人後,個個驚詫不已,以為預言真的應驗了,消息傳開,加入反叛軍的人愈來愈多。劉福通與韓山童等人密謀起義,被縣官發現,將韓山童抓住正法,其妻楊氏與其子韓林兒聞風逃走。劉福通則糾合黨徒正式起兵,以韓林兒為小明王。因為劉福通的號召,同時起兵的還有郭子興、李二、趙均用等人,他們活動的地區以淮水流域為中心,屬紅巾北派。彭瑩玉、徐壽輝等在南方發動反叛,南方彌勒教徒紛紛響應反元,接受其領導,活動地區以漢水流域為中心,從徐壽輝到陳友諒及明玉珍,屬紅巾南派。紅軍系統與非紅軍系統到底有何不同?
從發給的資料中,我們可以發現:基本上紅軍系與非紅軍系的差別,在於紅軍系有政治目標,有民族思想,他們要恢復趙宋的漢人政權,和蒙古政府無法妥協,勢不兩立。非紅軍系統便不同了,起事的動機是個人的,無原則,也無終極目標,蒙古政府招撫的條件合適就投降,不滿意再背叛,每反覆一次,地位就更高,地盤就更擴大,向蒙古政府討價還價的本錢也愈大。
2. 民變的擴大:元末群雄起義,雖然各有一個起義的根據地,各有一個活動的勢力圈,但這個勢力圈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範圍,實際上他們常是到處流竄的。他們和官兵作戰互有勝負,往往此勦彼竄,此伏彼起,所以發展情勢是錯綜複雜,十分混沌。從至正十四年到十六年,何以民變形勢如火如荼的全面擴大?除了元兵已嚴重腐化外,元順帝聽信了哈麻的讒言,解除了脫脫的兵權,哈麻將脫脫鴆死,又引導順帝玩樂,前方的士氣遭受嚴重打擊,以後元朝統帥乏人,調度無方,民變隨之全面擴展。
3. 白蓮教成為反元力量的核心:南派紅軍的開山始祖彭瑩玉在淮西一帶秘密傳教,傳布彌勒佛降生的教義。北派韓家,幾代以來都是白蓮教會首,燒香結眾,很得一般農民的信仰。到韓山童接手後,宣傳天下要大亂了,彌勒佛降生,明王出世。這兩派在起兵之後,目標相同,都要推翻這個政府,信仰相同,都指出一個新的光明前途,就混而為一了。教徒用紅巾裹頭,時人稱為紅巾、紅軍,因為燒香拜佛,又稱為香軍,所奉的偶像是彌勒佛,也叫彌勒教,宣稱明王出世,又叫明教。我們可以問問學生:參加明教的農民,何以愈來愈多?教區愈來愈大?白蓮教何以成為搏聚反元力量的核心?明教徒相信黑暗就要過去,光明就要到來,所以有勇氣,有力量敢於鬧革命。而且同教的人,互助合作,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就算有人被捉去坐牢,大家也出錢幫忙打官司。中國農民從來只有被政府剝削,被官吏虐待,被地主奴役的份,現在有這麼一群人,互相關心,又有組織的保護,患難見真情。而社會的動亂,宗教也提供人們一項精神寄託,因此農民入教的就愈來愈多,明教教區的範圍愈發擴大。再者,元人監視甚嚴,反元活動只有藉著秘密宗教進行,白蓮教於是成為摶聚反元力量的中心。
三、朱元璋的崛起與強大
1. 時代背景:如前所述,元末的社會旱災、蝗災不斷,加上瘟疫,老百姓生活無以為繼,苦不堪言。一個村子一天裡死去了幾十個人,家家死人,天天死人,幾天下來,人煙寥落,雞犬聲稀,顯出一片淒涼黯淡的景象。
2. 朱元璋的生平:朱元璋是濠州鍾離人,父名朱世珍,母親陳氏所生四子,元璋行三。在那樣的一個旱災、蝗災的時代,濠泗一帶也發生大瘟疫,父母兄死了三個人。當時元璋十七歲,孑然一身,孤苦無依,最後只好到皇覺寺為僧。之後皇覺寺中缺乏食物,他便出外遊方乞食,顛沛流離,遊蕩三年後,又回寺中。此時郭子興起兵濠州,元璋便往投軍。郭子興看他相貌魁武,便把他派在帳中做了一員親兵。元璋對待子興,忠心耿耿,每逢作戰,都是勇往直前,深為子興愛重。子興便將他的養女馬氏嫁給元璋為妻,於是軍中稱「朱公子」。從朱元璋的投軍成為郭子興帳下的一名親兵,到郭子興死後,朱元璋掌控郭軍,進而掃平群雄,沈韓林兒於江,將元政府攻滅,造成元人北走,然後底定雲南,統一天下。這之間朱元璋有何過人之處?何以在陳友諒最強,張士誠最富的形勢下,他能夠脫穎而出?問問學生,讓學生就所發給的資料三(儒生勸獻策於朱元璋的事實,鄱陽湖之役的經過、明討伐元的戰略、明史卷三太祖本紀三、討元檄文)想想上述的問題,請他們回答,再加以講述分析。
3. 成功因素
(1) 軍紀嚴明,深得民心:在朱元璋獨當一面後,李習、陶安建議朱元璋:「不殺人、不擄掠、不燒房屋」,有別於其他的軍隊。朱元璋也以「建立嚴格紀律,做到嚴格訓練,才能建功立業,大家有好處」來告誡軍隊。北伐時,再三申明紀律,告諭將士「戰爭的目的不止是攻城掠地,重要的是推翻這個壞政府,解除人民的痛苦,所經地方和打下的城子,不可亂殺人,不可搶財物,不要毀房屋,破損農具,勿殺耕牛,勿掠人子女,如今是堂堂正正大軍以前的作風都得改掉,如有收留下的遺棄兒女,父母親戚來討,得立即付還,不可措勒,壞了名氣。」這樣的軍隊紀律,相較於其他的軍隊,當然容易得到人民的認同,多了親附的力量。
(2) 循序漸進,策略得宜:處在南北紅巾軍之間的朱元璋,在郭子興死後,成為這支反元軍的統帥,按照徽州老儒朱升「高築牆,廣積糧,緩稱王」的建議,穩紮穩打。朱元璋也採取屯田的措施,派諸將在各處開墾,且耕且戰,幾年功夫,軍食夠了,便明令禁止徵收寨糧,人民負擔減輕,足食足兵。又編派民兵,農時則耕,閒時練習戰鬥,作為維持地方安寧的力量,抽出正規軍專門進攻作戰。如此把戰門力量和生產力量合而為一,此為朱元璋的成功奠基。除了這樣的基礎外,再論及戰略。就當時的情勢,東南鄰方國珍,南鄰陳有定,兩人皆志在保土割據,無遠大企圖。東面的張士誠最富,西鄰的陳友諒最強,因之軍事上對東南採守勢,西北線採攻勢。拿張士誠與陳友諒比:陳友諒軍隊最精銳,疆土最廣,野心最大。張士誠所占地方是糧食產地,又有魚鹽之利,人口眾多,最為富庶,對待大將大臣是有福同享,誠懇寬大,弟兄肯為他賣命。友諒野心大,慾望高;士誠性遲重,心寬厚。一個進取,一個保守。陳友諒派人和張士誠相約東西夾攻朱元璋。朱元璋單獨和劉基協商對策,決定的戰略,一為同時作戰,東西兼顧;一為先迅速集中,全力看準敵人弱點,作致命一擊,再回師對付另一線。可以問問學生:這兩種戰略,何者可行?為甚麼?前者兵力一分,以陳、張的結合,朱元璋必敗無疑。後者的考量,則有先後緩急。再問問學生:先攻陳還是先攻張?以兵力論,陳強張弱;以士氣言,陳驕張餒;水軍陳多張少,所以主敵是陳友諒,張士誠是配角,只要打擊陳軍,造成一次大勝利,張軍勢孤,連進攻都不可能了。再以朱元璋、陳友諒對決的關鍵性戰役鄱陽湖一役,以陳軍軍力之強(號稱六十萬),船艦之高大,皆非元璋所能及。但朱元璋以小船的靈活採取火攻,又有經驗豐富的幕僚,作戰勇敢的將士,有源源不斷的後方補給,以寡擊眾,打敗多疑的陳友諒。在南方勢力未討平前,朱元璋不與北方為敵,遙遵韓林兒,北方是元軍與劉福通紅軍的對決。等南方底定後,朱元璋背離紅軍系統,打敗紅軍,前尊後叛,是權謀,也是策略。之後討伐元軍,沒有採常遇春的戰略,直取大都,而是先取山東,撤掉大都的屏風,回師下河南,斷掉它的羽翼,進據潼關,佔領它的門戶,軍事要點都拿到了,再進圍大都。這樣穩紮穩打的戰略,終於討滅元軍。
(3) 以民族革命為號召,目標正確:朱元璋深懂得宣傳的好處,北伐前由宋濂起草檄文公告天下。這篇檄文對朱元璋的成功,是一大助力。貫穿這篇宣傳文告的中心思想是甚麼?代表的是那一家的思想內涵?它何以能撼動人心,有著相當大的影響?這都可以讓學生想想。這篇宣傳文告其實是朱元璋幕僚中儒生系統的傑作,代表儒家的正統思想。它明白的揭舉「驅逐韃虜,恢復中華」的口號,使北方人民明白大軍北伐的意義,以民族革命吸引漢人,打動儒生士大夫,解除北方官僚地主對紅軍的恐懼心理。至於蒙古人、色目人只要他們願意認同中國這個政權,加入中國文化系統,就是中國人民。這篇宣傳文告,使北方儒士大夫放心,因為他們不再是被毀滅的對象。北方的農民也明白,朱元璋的軍隊是為了恢復秩序,安定人民的生活,官吏也可不用害怕,只要投降就可保全性命。蒙古、色目人也不像以前那樣死命作戰,只要願為臣民,就可得到保護。除了蒙古貴族和皇族外,全都被宣傳撼動了,投降的、放下武器的、倒過槍尖殺韃子的,一天天加多,北伐軍因此得以順利進軍,打走元人。在此可以進一步的問學生:何以北方的儒生士大夫、官僚地主階層在這篇文告發表後,會改變與朱元璋的對立進而接受。這就必須再指出一個問題:朱元璋的起義是民族革命還是社會革命?當元末紅軍初起時,北方討伐反元軍的是怎樣的成員?元末蒙古軍隊已經腐化,無法作戰,真正和反元軍作戰的是各地的官吏地主募集的義兵和民兵,也就是說這種對抗,其實是漢人與漢人的對抗。這些人有的怕紅軍不放過他們,有的要保家產,為著自己的身家性命才肯拼命。朱元璋初屬紅軍系統,但在討伐張士誠所發表的檄文中,已一腳踢開紅軍,罵紅軍「兇謀」、「放火」、「殺人」,尤其是殺戮士大夫。他自己建立新系統來爭取地主士紳的支持,士大夫的同情擁護。而在儒生的建議、獻策下,他的目標也漸漸轉變。討元時更具體的指出他和紅軍不同,他是為了討代胡虜而用兵,並非要對付地主儒生。朱元璋的革命性質由社會革命轉為民族革命是儒生(多為江南地區)的影響,但也使得北方的儒生地主認同他。
(4) 得儒士的擁戴,人才鼎盛:就前面三項成功因素的分析,很明顯的,背後都有儒生的影響在。亦即朱元璋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儒士擁戴、幕僚人才多。朱元璋知道養士的重要:士人書讀的多,主意也多,只要禮遇他,他就會為你死忠效力。老百姓大都服讀書人,所以養士還可以收服人心。他每佔領一個地方,就要訪求士人,軟硬兼施,羅致幕下。所以他的幕僚多,儒士為其效力獻策,這是他成功的主因。在此我們也可問問學生:那朱元璋是衷心的信用這些儒生嗎?讓學生想想,不用馬上回答。等到後面論述明太祖大興獄案的時候,再提出來讓他們回答。
四、朱元璋的施政與雙重人格
1. 施政
(1) 建國號明,定都南京:課本並未說明建國號明及定都南京的原因,但老師有必要講述。或許可以先問學生,歷朝國號的來源為何?考量定都的因素有那些?中國歷朝國號的來源,或封地(如宋),或封號(如隋、唐)、或物產(遼、金),而明朝國號的考量,則在於滿足紅軍及儒生兩個系統。定國號明,在於取得紅軍的認同,表明不與紅軍作對;同時也告訴紅軍,明王在此,正統在此,無須再作掙扎。此外「明」者,朝「日」夕「月」,是光明的象徵,而以陰陽五行的考量,明起於南方,「明」者光明,為火德。這樣的儒家、陰陽家思想的解釋,也使得儒生信服。至於定都的考量,有國防的因素,有經濟的考量。定都南京最重要的考量是經濟的:第一,江、浙有長江三角洲的大穀倉,是絲織工業、鹽業的中心,南京則為集散地。所謂「財賦出於東南,而金陵為其會」。第二,吳王時代奠定的宮闕,不願輕易放棄,且如另建都城,又得重加一番勞費。第三,從龍將相都是江淮子弟,道地的南方人,不願意離開鄉土,因此定都南京。既然定都南京主要是經濟的考量,那就國防而言,南京是否適合當首都?如果不適合,既定都於此,那國防上空洞如何彌補?讓學生想想,藉此引出明太祖封建諸王的政治安排,其實主要是軍事的考量。(封建諸王這個問題,不在本單元講述之範圍,不再細論。)。
(2) 施行仁政:課本中提及太祖成就帝業後愛護百姓,為賢明的皇帝,一方面猜忌臣僚,為專制的暴君。在此我們只簡略的介紹其愛民的措施如:注重吏治,慎選清廉之士,出任地方首長,對於廉吏,或遣使慰勞,或不次擢用;而嚴懲貪吏,地方官吏貪酷害民的,許人民到京師陳訴,貪贓至六十兩以上者,梟首示眾,並剝皮實草。此外勸課農桑,興修水利,減輕稅負,下令人民土地種植桑麻木棉,教授栽培法,多重棉花的,免收賦稅,農民衣食皆得自給自足。
(3) 恐怖統治:前面曾問過學生:朱元璋是衷心的信用這些儒生嗎?朱元璋在起義的過程中採用了儒士們的建言,利用豪紳巨室的合作,以孔孟儒術理論粉飾,來建立自己的基業;儒生也利用朱元璋的軍力,幫助建立新朝代,在新政權下繼續維持幾千年來的傳統秩序、習慣和文化,以貴人役使賤人,富人剝削窮人,有知識和有武力的結合起來,統治不識字和種田的人,來保持豪紳巨室的既得利益。如朱元璋的想法,這些儒士、豪紳巨室若不為其所用,必有其他的投靠者,對他不利,在起事的過程中需要藉助他們,建國後也將他們納入官僚體系。但朱元璋的出身畢竟與這些臣僚們的出身背景不同,兩者存在著緊張性,在其即帝位後,衝突便浮現出來。廢宰相、興獄案、辱朝臣,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。明代政權的維持建立在流血屠殺、酷刑暴行的基礎上,這個時代,這種政治,確確實實是恐怖統治。
(a) 廢宰相:在朱元璋崛起的過程中,一直防範部下將官和儒士交結。而胡惟庸幹練有為,有魄力、有野心。十年的宰相,大權在握,門下故舊僚友隱結成一股龐大的力量。這樣的力量,對於喜歡獨裁、攬權的明太祖,當然是個威脅。許多年的爭執、磨擦,相權和皇權的對立,最後衝突表面化了。朱元璋有軍隊,有特務,失敗的當然是文官。藉胡惟庸的勾結海盜謀反一事,株連了三萬人,乘機整肅異己。胡惟庸被殺,罷去中書省,廢宰相,實行君主專制獨裁。講述到這裡,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在明朝以前,歷朝皇權、相權的關係如何?有怎樣的發展趨勢?當然學生也可以從發給的輔助資料四中得到解答:在中國的政治體制裡,自秦代置相後,即存在有皇權與相權的緊張關係。隨著歷史的發展,所呈現的發展趨勢是:皇權不斷提升,相權不斷下降,宋太祖趙匡胤削弱了宰相的職權,集權君主;明太祖廢宰相,更是根本取消相權,獨裁專制更加徹底。緊接著我們可以問學生:少了宰相的分憂解勞,或者說少了相權的制衡,對政治將造成怎樣的影響?皇帝集大權於一身,西方諺語:「權力使人腐化,絕對權力絕對腐化。」一個人的思慮,總是很難周延,再加上少了相權的制衡,施政就很難不出問題,黃宗羲在其明夷待訪錄、置相篇中提及:「有明之不善治,自高皇帝罷相始也。」誠為佳論。明太祖是有能力的人,施政考量尚難週全,那如果是一個庸懦的國君、只圖貪樂的國君,情況又會如何?明顯的,大權將會旁落,親近天子的人有機會竊取大權,明代宦官的為禍嚴重,即是肇因於此。
(b) 大興獄案:如前所述朱元璋以出身背景的差異,和臣僚集團的衝突終於浮現。再加上太子早逝,太孫幼弱,疑忌大臣不可信託,因此屢興大獄,胡惟庸案株連三萬多人,藍玉案株連一萬五千多人,空印案、郭桓案,死者不在少數。昔日的功臣宿將如李善長、宋濂、劉基、徐達均未得善終,就連親侄朱文正、義子李文忠也難逃一死。真正是「狡兔死,走狗烹;飛鳥盡,良弓藏;敵國滅,謀臣亡。」和漢高祖劉邦是一樣的德性。除了藉故大興獄案,整肅異己外,明太祖也屢興文字獄,臣民因一字一句而獲罪。在趙翼的二十二史劄記中(資料四)明太祖屢興文字獄的狀況,我們可以問問學生:看到這些恭維、諂媚明太祖的字句,明太祖何以怒殺這些人?明太祖興文字獄的背後,有著怎樣的衝突?明太祖信用文士,武臣不滿。以張士誠原名張九四,「士誠」之名為文士所取,而孟子一書有言:「士誠小人也。」武臣指出這是文士對張士誠的譏諷,同時指稱現今文士也是這樣的心態,看不起明太祖。而明太祖的出身,陳年往事,對他而言是一個抹不掉的過去,誰都不該去揭這個痛處,臣民當然也知避諱,奈何明太祖的善於聯想、猜忌,如光(光頭)、生(音似僧)、尚、釋、法坤(音類法)等,皆犯譏訕,輕者譴謫,重則誅戮,臣民動輒得咎。
(c) 陵辱朝臣:太祖規定臣僚覲見,必須跪對。臣下偶有失旨,隨時在殿廷上施加廷杖。廷杖抄襲自元朝,更變本加厲,當廷杖打大臣,習以為常。想想宋朝士大夫地位之高,宋神宗想處罰一臣,大臣以「士可殺,不可辱」抗議,神宗徒歎奈何!明朝大臣文士地位之低落與所受的折辱,與宋朝士大夫之受到禮遇真是不可同日而語。此外明太祖為偵伺臣僚,成立特務網錦衣衛,窺伺大臣的隱私。在資料五中有兩則明史的吳琳傳與宋濂傳中的記載,問問學生,這兩段記載,有何意涵?宋濂以文辭經術受知為侍從,性格誠謹,太祖對他還不放心,派人偵察他的私生活。吏部尚書吳琳已退休回鄉,太祖仍派人偵伺。不管大臣小臣,現任官、卸任官都在被偵伺之列。臣僚的尊嚴何在?
2. 對朱元璋施政的解釋:在此我們可以提醒學生想想:何以朱元璋對百姓厚寬,對臣僚卻實施恐怖統治?學生也許可以從前面的講述、討論中,理解到這裡面隱含著階層間的對立,但心理學家也試著從心理分析的層面來解釋這個現象:朱元璋幼年是個聰明和敏感的孩子,有支配他人的慾望。其後經歷飄流艱苦的生活,包括父母雙亡,髮沙門和遊方乞食,投入紅軍後,劉邦的布衣稱帝事實,給予他極大的鼓勵,由於過人的才略膽識,極端的堅忍和勤奮工作,終至成功。即位後,所採取的政策是極端嚴厲的,用殘酷的手段來達到鞏固君權的目的。他除了集中全力獲得和鞏固權力外,其所追求的是更大的目標,權力只是一必須的手段,太祖的目標是成為仁德天子,這個期望非其能力所能及,他一生都在做不可能做到的事,所以「憂危積心,日勤不怠」,可是他從未面對此一事實,而不自覺的偽裝自己。這種偽裝是他最不能忍受的事,故他迫切需要心理的投射。而他童年為僧、遊方乞食、甚且被迫為盜、賊的經歷,似乎是其一生難以抹滅的污點,他想要將它擦拭乾淨,卻總難以忘懷。太祖被潛意識的需要驅使,認為四週的人都是偽裝忠誠,伺機奪取政權,所以嚴刑重罰,產生恐怖政治。而太祖出身寒微,深切了解民生疾苦,所以積極為百姓興利,消極則為百姓除害。
五、命題與評量
1. 史載元末一位謀士對當時情勢的分析,提出一個策略,後來依之執行,頗見成效。其主要意見為:「愚聞取天下者必有一定之規模,…今之規模,宜北絕李察罕,南併張九四,撫溫台,取閩越,定都建康,拓地江廣,進則越兩准以北征,退則畫長江而自守。夫金陵古稱龍蟠虎踞,帝王之都,藉其兵力資財,以攻則克,以守則固,百察罕能如何哉!」據此和史實,回答下列問題。
(1) 謀士獻策的對象是誰? 罅劉福通 舐朱元璋 竺張士誠 竽陳友諒。
(2) 他建議定都的地點是今天的何處? 罅洛陽 舐開封 竺杭州 竽南京。
(3) 此議提出時,他們正面對怎樣的情勢? 罅元朝末年政治腐敗,民族壓迫嚴重,漢人、南人亟思反抗 舐元末群雄並起,既與元政府作戰,群雄之間也充滿矛盾 竺元政府覆滅在即,已非群雄對抗的目標,而群雄爭戰,儼然形成南北兩大勢力 竽元朝已撤離中原,天下一統已十分明朗,必須思考如何收拾殘局,重建新朝。]
(4) 他在策略中提出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? 罅先南後北 舐先東後西 竺先北後南 竽先西後東。
〈說明:此題為史料分析題,學生若能明瞭元末群雄爭奪的情勢及明太祖戰略的運用,當能回答此問題。〉
2. 黃宗羲在〈明夷待訪錄〉中有云:「古者不傳子而傳賢,其視天下之位,去留猶夫宰相也。其後天子傳子,宰相不傳子,天子之子不皆賢,尚賴宰相傳賢,足相補救,則天子亦不失傳賢之意。宰相既罷,天子之子不孝,無與為賢者矣,不亦傳子之意而失者乎?」請仔細閱讀,選出正確的解說 罅這是一段關於君權與相權兩者關係的論述,主要是指出相權的重要性 舐這段論述的主旨是天子應如何任用宰相,宰相應如何忠於天子 竺他贊同明初的罷相,主要理由是宰相權勢太大將會牽制天子的施政,造成政治紊亂 竽這段論述應與明初罷相之事有關,他顯然認為罷相的影響是很不好的 笈他的這段論述已觸及中國傳統政治的核心部分。

元代社會的黑暗現實在元散曲中也時有反映。劉時中的[北正宮·端正好]《上高監司》(前套)描寫了元代大旱之年災區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慘遭遇。對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敗進行了深刻地揭露和無情的批判。歷來研究者對其評價甚高,稱其為具有強烈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。如第三首揭露富家商趁火打劫的罪行「殷實戶欺心不良,停塌戶(大批屯糧人家)瞞天不當,吞象心腸歹伎倆,谷中添秕屑,米內插粗糠,怎指望他兒孫久長。」第六首描寫災民家破人亡,妻離子散的悲慘遭遇:「遭時疫無棺活葬,賤賣了些家業田莊。嫡親兒共女,等閒參與商,痛分離是何情況!乳哺兒沒人要,撇入長江。」

描繪得如此真實而悲慘,揭露得如此深刻而憤慨,具有強烈的批判性。

另有無名氏作於元末的[正宮·醉太平]《失題》一曲是一篇討伐元代統治者的檄文:「堂堂大元,奸佞專權,開河(治理黃河)變鈔(改變錢鈔)禍根源。官法濫、刑法重,黎民怨。人吃人,鈔買鈔,何曾見?賊做官,官做賊,混賢愚,哀哉可憐!」寥寥數語,切中時弊,故當時「自京師以至江南,人人能道之」(陶宗仗《南村輟耕錄》卷二十五)。

元散曲中這類直接揭露現實黑暗,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並不多,正是因為這一點使許多研究者對它評價不高,不少人認為元散曲的成就不如元雜劇,因而不重視對散曲的研究。

不能單純依據是否反映了民生疾苦來評判作品。元雜劇與元散曲分屬不同的體裁,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。雜劇劇本屬敘事文學,須通過具體生活事件來表現生活,散曲屬抒情文學(體),更適合抒發作者的內心情感。元代不少作家既創作雜劇,又創作散曲,他們的創作似乎有這樣的分工,用雜劇去表現他們對現實生活的認識、評價,用散曲來表現自己的內心感情。我們要研究元代文學,要研究元代作家,就必須從兩方面入手。從雜劇中可以更多地瞭解到元代社會的真實面貌,而從散曲中可以更多的瞭解到元代文人的特殊心態。

106、鸚鵡曲.農夫渴雨    馮子振

年年牛背扶犁住,近日最懊惱殺農夫。稻苗肥恰待抽花,渴煞青天雷雨。〔么〕恨殘霞不近人情,截斷玉虹南去。望人間三尺甘霖,看一片閒雲起處。

〔寫作背景〕此曲由農夫眼中看出,口中說出,這種設身處地,直接反映農家生活與農民的思想情緒的作品,在整個元人散曲中誠屬不多,難能可貴。因詩人體察農夫生活的艱辛,理解他們的心願,才能對他們有如此真誠的同情。

〔註解〕

扶犁住:把犁為生。住,過活,過日子。

最:正。

懊惱殺:非常懊惱。

恰待:正要,剛要。

渴煞:十分渴望。

玉虹:彩虹。俗諺:「晚霞日頭朝霞雨。」截斷玉虹,即謂殘霞無情斷雨。

甘霖:好雨。

〔譯文〕年復一年在牛背後耕作扶犁,近日裡可使農夫懊惱之極。稻苗肥壯正等著楊花吐穗,苗都要枯死了,卻是響晴的天不下一絲雨。可恨蒼天不顧人們渴雨的急切心情,讓殘霞把要下雨的白虹衝斷,雲朵向南飄去。農夫們注視著那片白雲,盼望能在人間降下三尺好雨。


223、喜春來    張養浩

路逢餓殍須親問,道遇流民必細詢。滿城都道好官人。還白哂,只落的百發滿頭新。

〔寫作背景〕天歷二年(1329),關中大旱,饑民相食。朝庭又一次特召張養浩為陝西行台中丞。已辭官歸隱的他,八年之內,朝廷曾七次徵召,「皆不赴」。為解民災患,這一次他卻立即登車就道,行前「散其家之所有與鄉里貧乏者」「到官四月未嘗家居,止宿公署,夜則褥於天,晝則出賑饑民,終日無少怠。」這支小令所寫就是作者在陝西賑災的情形。

〔註解〕

喜春來:原作共九首,無題。這裡選的是第三首。

餓殍:亦作「餓莩」,餓死的人。

哂:微笑。

〔譯文〕路上碰到餓死的人要親自過問,道上遇到流離失所的難民一定要仔細問詢。滿城百姓都說我是個好官。我還笑自己,只落得滿頭的白髮新。


 社長排門告示:但有的差使無推故。這差使不尋俗。一壁廂納草除根、一邊又要差夫。索應付。又言是車駕,都說是鑾輿,今日還鄉故。王鄉老執定瓦台盤,趙忙郎抱著酒葫蘆。新刷來的頭巾,恰糨來的綢衫,暢好是妝么大戶。

  〔耍孩兒〕瞎王留引定火喬男女,胡踢蹬吹笛擂鼓。見一彪人馬到莊門,正頭裡幾面旗舒: 一面旗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,一面旗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,一面旗雞學舞,一面旗狗生雙翅,一面旗蛇纏葫蘆。

  〔五煞〕紅漆了叉,銀錚了斧,甜瓜苦瓜黃金鍍。明晃晃馬鐙槍尖上挑,白雪雪鵝毛扇上鋪。這幾個喬人物,拿著些不曾見的器仗,穿著些大作怪衣服。

  〔四煞〕轅條上都是馬,套頂上不見驢。黃羅傘柄天生曲。車前八個天曹判,車後若干遞送夫。更幾個多嬌女,一般穿著,一樣妝梳。

  〔三煞〕那大漢下的車,眾人施禮數。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。眾鄉老展腳舒腰拜,那大漢那身著手扶。猛可裡抬頭覷,覷多時認得,險氣破我胸脯!

  〔二煞〕你身須姓劉,你妻須姓呂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。你本身做亭長耽幾盞酒,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。曾在俺莊東住,也曾與我餵牛切草,拽犋扶鋤。 〔一煞〕春採了 俺桑,冬借了俺粟,零支了米麥無重數。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秤,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。有甚胡突處? 明標著冊歷,現放著文書。

  〔尾〕少我的錢差發內旋撥還,欠我的粟稅糧中私准除。只道劉三、誰肯把你揪撮住, 白甚麼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!

  【註釋】

  社長:猶今之村長、甲長。古以二十五戶為一社。排門:挨家挨戶。但有:所有。推故:藉故推托。一壁廂:一邊。索:必須。車駕:本指配齊馬匹的車乘,舊時因為不敢直接稱呼天子,就以車駕作為天子的代稱。鑾輿:皇帝的坐車,也被作為天子的代名詞。鄉人不懂得這一套,所以對時而說「車駕」、時而稱「鑾輿」感到奇怪。 王鄉老:及下句的趙忙郎 ,都是元曲對鄉村人慣起的名號。鄉老:村老。忙郎:田舍郎。瓦台盤:粗陶製作的食盤。刷:用石粉抹刷織物, 使之潔白光 滑。糨:用米汁漿洗衣服, 使其平直挺括。暢好是:真是,實在是。妝么:裝模作樣。王留:元曲對村中窮漢慣起的名字。火:同「伙」。喬男女:不三不四的人。喬:惡劣,虛假。胡踢蹬:胡亂、胡鬧。一Р:一隊。匹頭:同「劈頭」, 當頭。 舒:飄展。「白胡闌」句:指月旗。胡闌:本為「環」的諧音。迎霜兔:舊傳月亮中有白兔搗藥。所以月旗上畫一個白環 (代表月亮),裡頭再畫月兔。「紅曲連」句,指日旗。曲連,本為「圈」的諧音。畢月烏:本指二十八宿中的畢星,這裡指烏鴉。舊傳太陽中有三足烏,所以日旗上畫一個紅圈象徵太陽,裡頭再繪三足烏的形象。雞學舞:指朱雀旗, 代表南方的七 宿。狗生雙翅:指白虎旗,代表西方的七宿。這裡繪作飛虎的形狀。蛇纏葫蘆:指青龍旗,代表東方的七宿。這裡所謂「葫蘆」,其實是「玄甲之圖」,即河圖的一種。錚:鍍亮。甜瓜苦瓜:實指金瓜錘,一種儀衛器械。馬С:實指朝天鐙,一種依仗器具。 「白雪雪」句:一種宮扇。「轅條」句:驢賤馬貴,鄉下人拉車不常用馬,故此稱奇。轅條:連接車與駕車牲口的木架。套頂:當作「套項」,牲口頸上的軛木。天曹判:廟裡的判官。這裡指皇帝的侍衛。遞送夫:指為皇帝執物服侍的太監。 多嬌女:指宮女。施禮數:行禮。覷:看,察看。那身:同「挪身」,移動身子。猛可裡:猛然。須:當是。根腳:根底,底細亭長:秦代十里設一亭,主管者為亭長。劉邦曾做過沛縣泗水亭長。「你丈人」句:劉邦的岳父呂公並未教過村學,這是作者的附會。拽犋:拉犁耙耕作。犋:俗稱兩牛並耕為一犋。三秤:三十斤。斛:五斗的容量。胡突:糊塗。冊歷:帳簿。差發:提差發錢。被征發當官差的人向官府繳納一筆費用可以免差, 稱差發錢。旋:立刻。私准除:暗中折價扣除。劉三:劉邦有兄名仲,所以作者設想他排行第三。揪(zuó):揪扯。白甚麼:平白無故地為甚麼。

  【鑒賞】

  全曲借用一個鄉民的口吻, 揭露了 「帝王之尊」的虛偽與可笑。

  首段寫鄉中接駕的準備,眾人忙碌而「我」獨不解,一開頭便為全篇定下恢諧,嘲諷的基調。 《耍孩兒》、 《五煞》、《四煞》三首曲子鋪陳車駕的排場,本應是莊嚴高貴的場面在老百姓看來都怪裡怪氣,莫名其妙,這實際上諷刺了皇家氣派和帝王尊嚴。《三煞》、《二煞》、《一煞》是數落漢高祖當年的寒酸和劣跡,一下子就揭穿了隱藏在黃袍之後的真面目,而他還在人前裝腔做勢、目中無人,兩廂對比, 更覺可笑。 《尾》曲是全篇的高潮,「劉三」是作者根據史書杜撰的劉邦的小名,鄉民呼出,形神酷似,妙就妙在它粉碎了「真命天子」的神話,所謂帝王之尊在辛辣的嘲笑聲中蕩然無存。

  本篇製作新奇、角度獨特,對比手法的運用,揭示本質,具有強烈的喜劇性與諷刺性。 語言生動活潑, 具有口語化特點、人物形象呼之欲出,具有漫畫與野史的風格。

來源:中華詩詞網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t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